软件实施先上系统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互联网时代,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同样,服务业的现代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更离不开信息化,因为它是最大的数据(及风险)密集型行业。金融业的信息高度密集而不对称,因而风险管理和管理现代化高度依赖于信息化!金融业是最大的数据及风险密集型行业,是中国入世后最主要的对外开放的服务业。为了在技术、业务和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的许多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等)正在考虑或已经进行国际标准应用软件选型和实施。尽管各自情况不同,大多数金融企业在应用软件选型或实施中会遇到七个共同的问题。本篇我们大家来看看这个问题——
先上系统,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BPR)?
国内外大量经验证明,最有效的做法是并行,即根据企业的现状、需求和软件的功能来设计切实可行的业务流程并实施。也就是说,在软件实施过程中完成BPR。
过去许多企业凭空先做单独的BPR,结果BPR报告中的业务流程蓝图勾画得太远、太美,象天上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这个问题在目前的中国更为严重,因为中国与世界的管理实践差距很大。虽然我们现在具有人类历史上最开放的心态,但是管理变革的内容在企业层面涉及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流程及管理系统等三方面的变化,在员工层面涉及到(个人)认识、习惯和利益的改变。这些只能渐变,不可能突变。关于企业管理思想和个人认识习惯,其中一部分可以固化在电脑系统中,另一部分可以明确在业务规章流程中。其余的大部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单独或合谋有意无意输错数据,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却无法强迫在一夜之间改变。认识的改变受限于“有意识思维”的学习和改变,而习惯的改变受限于“无意识情感”的学习和改变。前者可以通过普通的学习培训(依赖于课堂和书本)实现,后者需要通过重复的实践活动训练来实现;两者都受利益左右。
有意思的是,“思想”和“软件”都属于“无限期耐用品”,不会磨损折旧,因而应当尽早采用,以降低总拥有成本TCO和提高投资回报率ROI。同时,又要不断进行思想和软件的更新和版本升级。
国际领先的标准应用软件凝聚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最佳的业务实践,通过它的实施、培训和应用,可以实现管理变革和流程改进。最有效的做法是围绕着国际上最成熟的标准应用软件(行业级或企业级)所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凭空进行咨询规划,只能是空对空!
大多数金融企业在应用软件选型或实施中会遇到七个共同的问题
关于其他方面问题的帖子请关注楼主:
金融企业在软件选型和实施中会遇到的问题
http://bbs.superdata.com.cn/thread-1936-1-1.html
看看来着,不懂就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