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3-1
 - 最后登录
 - 2013-6-1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503
 - 精华
 - 0
 - 帖子
 - 157
  
 
 
 
    
 | 
| 
 
    伴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保护的方法与财务数据的加密方式日趋多样化,财务数据安全性方面的论述与研究也在逐渐增多。 
 
    财务软件在开发环节实施数据加密的思路和原则 
 
 
    与普通的数据管理软件相比较,财务软件的数据加密功能,还存在着方便使用与规范处理之间的矛盾。一是软件加密的控制措施不可独立存在,要与企业财务的内部分工以及岗位牵制相结合,使得掌握部分操作权限的会计电算化人员,既能在顺畅的财务软件环境里开展工作,同时又能保障系统的控制手段满足会计人员业务处理的习惯;二是考虑到全面审计与责任确认的方便性,应该尽可能让财务人员在利用软件操作数据更新、修改、冲销等过程中,留下能够判断其思路与动作的痕迹。由此,在编程的过程中,强化密码管理,完善分工权限的牵制职能等应遵循下列原则。 
 
 
    1.分级控制法进行操作职能限定 
 
 
    利用程序的基本功能对软件操作的功能与规范进行限定,以此为一级控制;系统管理员对系统参数以及一般操作员的管理权限进行设置与掌握,这是软件赋予主管人员特殊权限下的二级控制措施;由各个操作员对自己的操作记录与操作权力进行加密保护措施,这是个人权责范围内的三级控制。 
 
 
    2.对可控内容进行编程和操作的双重控制 
 
 
    在设计程序的过程中建立起规范操作与功能范围的限定,是全部操作人员无法进行突破的,财务规范所确立的有关基本核算的各项制度,应该在编程的环节进行确认;对于日常管控和个性化操作规程,则应采用设置与配置的方式,在软件运用的过程中,由系统管理员统一进行监控,从而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 
 
 
    3.岗位权限的分配环境要适宜 
 
 
    操作员进行授权项目划分,应该与会计的职责分工相互对应,可控项目授权控制要合理,对待权限项目的区分,既不可太粗,也不可过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