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14
- 最后登录
- 2013-6-24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298
- 精华
- 1
- 帖子
- 324
 
|
|
似乎10年前互联网泡沫破裂哀鸿遍野的惨状正在隐约重现。很多互联网业内人士,从一些不好的数据中,闻到了似在10多年前相识过的惨淡味道。互联网经济(包括移动互联网)的第二次大萧条真的要来临了吗?
泡沫破裂
关于互联网经济迎来第二次泡沫期的声音,始现于2010年末。彼时,包括上述三家最耀眼的明星互联网公司在内,多家美国互联网创业公司都获得了极高的估值(Groupon的估值在一年间上涨近20倍)。
但悲观的“泡沫说”引起大规模的讨论,是在2011年4月份。当时正值西南偏南大会(SXSW)召开,业界突然传出刚刚登陆App Store的Color获得数额为4100万美元融资的消息。随后,《纽约时报》发起了一场讨论,题目就是:“这一次科技繁荣与千禧年不同了吗?”反响非常强烈,但大多数业内人士对这种不吉利的预言都持保留态度,多数都在强调创业者和资本已经汲取了10多年前的那次惨痛经验。
硅谷这种乐观的看法一直持续到了2011年末。去年11月4日,Groupon登陆纳斯达克,虽然股价暂时涨40%,但已比估值跌去一半。12月17日,Zynga上市,竟然直接破发。
这两宗在谷歌之后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上市,让各方大跌眼镜(人人网上市则更不在话下),然而,更悲惨的局面还在后面。
在2012年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普遍降温的背景下,Facebook在5月18日上市。然而,这艘预计融资160亿美元的,拥有近8亿用户的满载互联网行业希望的巨轮,其上市的过程令追随者万分尴尬——不但首日破发(在第一周跌去16%),并且在上市时刻,纳斯达克交易平台出现技术故障,导致开盘时间推迟了30分钟,而且还带来了交易指令确认时间延迟、一些订单处理出现错误、客户重复下单等一系列问题。
5月18日的那起混乱的IPO,大大削弱了投资者对纳斯达克,乃至整个股市的信心。当天的故障导致Facebook投资者无法在股价下跌时抛售股票,而承销商则因为惹怒了投资者而回购股票。他们声称,由此产生的损失约为5亿美元。在瑞士银行宣布至少因此损失3.5亿美元。
可能早已预见到Facebook 面临的窘境,马克·扎克伯格本没赶到纽约,而是在加州走过场般地敲了一声上市钟。
在这之后,Facebook的尴尬,显然成为了“互联网经济第二次大萧条”说法的最佳谶纬。悲观情绪开始漫布在整个互联网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