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14
 - 最后登录
 - 2013-6-19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855
 - 精华
 - 0
 - 帖子
 - 329
  
 
 
 
   
 | 
| 
 
   互联网时代,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同样,服务业的现代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更离不开信息化,因为它是最大的数据(及风险)密集型行业。金融业的信息高度密集而不对称,因而风险管理和管理现代化高度依赖于信息化!   
 
   金融业是最大的数据及风险密集型行业,是中国入世后最主要的对外开放的服务业。为了在技术、业务和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的许多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等)正在考虑或已经进行国际标准应用软件选型和实施。尽管各自情况不同,大多数金融企业在应用软件选型或实施中会遇到七个共同的问题。本篇我们大家来看看这个问题—— 
 
   在本地习惯与国际实践不一致时,谁向谁靠?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能够向国际最佳实践靠近,应当逐步靠近。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是因为西方的经济金融市场已有超过百年连续积累的成熟管理经验,而我们的市场经济正在建立,“市场金融”更是刚刚起步。没有市场,就没有市场管理;没有成熟的市场,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管理,包括管理经验、思想、模型和算法。这决定了目前国产软件所包含的管理水平的上限。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WTO和Basel II等因素,全球银行业的业务和监管规范日益趋同。所以,为了参与并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合格的竞争者,我们必须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并吸收国际最佳实践。由于在第一个问题中所分析的渐变原则,接轨应当逐步进行。 
  与欧美相比,我们的金融产品、价格和渠道非常单一和简单。我们现在有的,国外早就有了,而许多国外有的,我们现在没有(如衍生工具和资产证券化)。所以,没有必要担心国际标准应用软件满足不了国内现有的业务需求。与此同时,我们的金融流程、法规和机构非常粗放和不完善;我们需要大胆借鉴、逐步改进和最终完善。这是国产软件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本地特定语言、法规、习惯和支持等要求,并不是所有国际软件都可在中国成功采用。 
   最为重要的是,要选择“既高度国际化又充分本土化的软件”。高度国际化要求包含欧洲、北美和亚太的各种实践,而充分本土化则要求本地语言、本地法规、本地业务实践和本地服务支持等四个方面全部到位。以SAP的HR系统为例,它支持欧美和亚太等地40多个国家的人事制度和工资核算体系,在中国有汉语简体字版,符合全国及各地的劳动法规,满足中国工资福利核算及政治经济各方面的人事管理制度。此外,SAP在上海和北京设有数十人的本地支持和HR本土化开发及实施队伍,SAP HR已被40多个中国用户成功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