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14
 - 最后登录
 - 2013-6-19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1854
 - 精华
 - 0
 - 帖子
 - 329
  
 
 
 
   
 | 
| 
 
   互联网时代,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同样,服务业的现代化也离不开信息化。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更离不开信息化,因为它是最大的数据(及风险)密集型行业。金融业的信息高度密集而不对称,因而风险管理和管理现代化高度依赖于信息化!   
 
 
   金融业是最大的数据及风险密集型行业,是中国入世后最主要的对外开放的服务业。为了在技术、业务和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中国的许多金融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等)正在考虑或已经进行国际标准应用软件选型和实施。尽管各自情况不同,大多数金融企业在应用软件选型或实施中会遇到七个共同的问题。本篇我们大家来看看这个问题—— 
 
   是开发为主,还是配置为主?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选择成熟的标准应用软件,以(参数)配置为主,尽量减少(程序)开发。 
 
  这个问题涉及到“开发软件”与“标准软件”的区别。开发软件是针对特定客户当前提出的特定需求所开发的结果,就事论事;它一般不能满足其他客户的需求或未来新出现的需求,缺乏通用性和前瞻性。每当有新产品推出、新法规要求或组织结构改变时,企业需要重新开发系统,不但周期长(几个月或几年)和成本高,而且会有大量接口,造成系统运行慢而且维护复杂。标准应用软件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赖以成功的基础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程序技术的标准化。尽管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方式不相同,但其业务流程的基本要素和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即人、财、物和产、供、销(或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及利润极大化。尽管可行的业务流程或要素组合可以有无穷多种,但最优业务流程或要素组合通常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应用软件程序技术本身的标准化基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模块化结构、参数配置设计和工作流技术等;其结果是“软件系统的零部件实现标准化”,可以象积木一样重复使用,灵活对接、组装和替换。 
 
  成熟的标准软件应当可以满足大部分客户90%以上的需求,把支持普通新产品推出的周期缩短为几周甚至几天,把传统IT的成本降低30%甚至50%以上。所以,应当采用标准软件,它是以参数配置为主,编程开发为辅。选择成熟的标准软件相对容易,犹如采购商用飞机或健身器材;只要选择最好的供应商,便无需对软件的详细功能加于太多的考察。但在确定软件供应商后,需要选择一家咨询服务公司,进行需求调研、系统配置和用户培训。优秀的咨询公司将使用户得到显著的使用效果并完成知识转移。有限宝贵的时间不要浪费在软件选型上,而应该集中用在实施上,即流程设计、系统配置和数据接口及变革管理等工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